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轻微凹陷
如果太阳穴凹陷较轻,无明显骨折或神经损伤,可采用局部冷敷缓解肿胀,但需要注意避免直接接触皮肤,以防冻伤。
在凹陷处如有皮肤擦伤,需用生理盐水或碘伏消毒后进行包扎,保持伤口清洁干燥。
持续观察伤情变化,如出现头晕、恶心、视力模糊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2.中度损伤(软组织受损)
若太阳穴部位存在明显皮下血肿或组织裂伤,需要前往医院进行处理。医生通常会对伤口进行彻底清创,去除污染物后缝合修复。
软组织血肿可能需要抽吸积血,并结合抗生素防止感染。术后需按医嘱进行换药和服用抗炎药物。
3.重度凹陷(伴随骨折或颅脑损伤)
如果伴有颞骨塌陷性骨折或颅脑损伤,需要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认诊断,如CT扫描以评估骨骼和脑组织情况。
骨折移位严重者可能需要手术复位,部分情况下需植入钛板修补骨缺损。
出现颅内血肿或脑损伤症状者需紧急神经外科干预,确保生命体征平稳后再行进一步手术修复。
4.康复期护理
无论轻重程度,都应避免短时间内从事剧烈运动,以免加重脑部压力。
饮食方面以清淡为主,避免高脂高糖食物,以促进组织愈合。
定期复查,尤其是重度患者,需密切监测是否出现迟发性神经功能障碍。
太阳穴处的外伤涉及重要结构,包括颞动脉和颅骨,因此处理不当可能产生严重后果。及早就医并遵循专业建议,是减少后遗症风险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