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局部外伤
轻微撞击、挤压或摩擦等物理刺激会导致毛细血管破裂,形成皮下瘀血。此类瘀血通常伴随轻微肿胀和触痛,多在数天至两周内自行吸收。
2.皮肤感染或炎症
局部细菌感染、毛囊炎或皮脂腺阻塞可能引发炎症反应,导致局部充血甚至出血。常伴有红肿热痛,以及可能出现小脓疱。
3.血管性皮肤病
如玫瑰痤疮或过敏性紫癜,这些疾病可导致局部毛细血管扩张或破裂,形成类似红斑或血点的表现,且可能伴随瘙痒或灼烧感。
4.凝血功能异常
凝血机制障碍或使用抗凝药物(如阿司匹林、华法林)可能导致毛细血管自发性破裂,形成血块。同时可能伴有其他部位反复出现淤青或出血倾向。
5.系统性疾病
高血压、糖尿病或血液系统疾病(如血小板减少症、白血病)可能影响血管壁强度或正常止血功能,增加局部血管破裂的风险。
6.皮肤老化或脆弱
随着年龄增长,皮肤变薄、胶原蛋白流失,毛细血管更容易受损。太阳穴区域皮肤较薄,故显现得更明显。
建议根据具体症状和持续时间判断严重性。如果血块持续不消退、范围扩大或伴随其他全身症状,应尽早就医明确病因,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