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真菌的特性:导致脚气的主要致病菌是皮肤癣菌,这类真菌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尤其是在温度25℃至30℃、湿度高于70%的条件下生长迅速。脚部长期处于潮湿状态,如出汗过多、穿不透气的鞋袜等,很容易成为真菌滋生的温床。
2.湿气来源:脚部湿气可能来自多种原因,包括:
出汗过多(多汗症):脚部汗腺丰富,活动后或高温环境中容易大量出汗。如果没有及时清洁和晾干,湿气积聚会增加真菌感染的风险。
不良穿着习惯:经常穿厚重、透气性差的鞋袜(如橡胶材质)会使汗液无法蒸发,加剧脚部湿气堆积。
外部环境因素:雨季或潮湿地区的生活环境会进一步提高真菌传播的可能性。
3.湿气在疾病发展中的作用:潮湿不仅促进真菌繁殖,还会软化皮肤角质层,削弱皮肤屏障功能,使真菌更容易侵入表皮层,导致脚气的发生和加重。湿热环境也可能诱发瘙痒和炎症反应。
4.预防措施:
保持脚部干燥:每天清洗脚部后彻底擦干,尤其是趾缝间区域。
穿着透气性好的鞋袜:建议选择棉质袜子和透气材质的鞋子,并定期更换和保持清洁。
避免长时间穿湿鞋或待在潮湿环境中:雨天尽量避免淋湿鞋袜,若鞋子被水浸湿,应尽快更换并晾干。
脚气的发生与湿气直接相关,因此保持脚部干燥、注意卫生以及选择适当的穿着方式可以有效预防这一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