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脂肪瘤的鉴别与诊断:
脂肪瘤是一种由成熟脂肪细胞构成的良性肿瘤,发生在直肠下黏膜下时,该部位可出现局部隆起。
常见症状包括轻度排便不适、便血或直肠内异物感,但部分患者可能无症状。
直肠指检和肠镜检查是初步筛查的重要手段,影像学检查如磁共振成像有助于明确病灶大小、位置及是否与周围组织粘连。
2.治疗方式:
无症状或者症状轻微的脂肪瘤且直径小于2厘米,多建议定期随访,不急于手术。
当脂肪瘤直径超过3~4厘米,或者出现明显的症状如便血、粘液分泌增多、持续增加的排便困难,需要考虑手术干预。外科经肛切除或黏膜下剥离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
若影像学提示病变有不规则边界或怀疑恶性转化,需行病理活检,并根据结果进一步决定治疗方案。
3.手术的风险与预后:
手术一般属于低风险操作,但需要注意术后感染、出血或肠道狭窄等并发症。
治疗后的长期复发风险较低,大多数患者可以完全恢复正常的肠道功能。
应注意观察身体变化,定期随访以确保病变没有进展。如发现新症状或现有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