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焦虑和压力:在高度紧张或焦虑的状态下,身体可能会释放过多的应激激素,如肾上腺素。这可能导致心率加快,从而在夜间表现为心慌。
2.心脏问题:某些心脏疾病,如房颤或室性早搏,也可能导致夜间心慌。这些情况通常伴有其他症状,如胸痛、气短或晕厥。
3.睡眠呼吸暂停:这种情况是由于在睡眠过程中出现反复的呼吸暂停或通气不足,引起体内氧气水平下降,从而导致心率异常变化,表现为夜间心慌。
4.低血糖:尤其是在糖尿病患者中,夜间血糖水平过低可能导致交感神经系统兴奋,造成心慌及出汗。
5.药物影响:某些药物,如咖啡因、尼古丁或某些抗抑郁药物,可能会导致夜间心悸和心慌。
6.环境因素:不利的睡眠环境,如高温、噪音等,可能也会导致睡眠质量下降,引发心慌。
如果心慌现象持续或严重,建议尽早就医,以便排除潜在的健康问题。在日常生活中,积极管理压力、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以及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有助于改善这一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