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良元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液体平衡:在急性期,通常会严格控制液体输入,以避免加重脑水肿。每日液体摄入量常被限制在1500毫升至2000毫升,但需根据具体病情调整。尿量、出汗和其他失水途径也需考虑。
2.电解质监测:定期检查血清电解质水平,尤其是钠和钾。低钠血症可能导致脑水肿恶化,因此应及时纠正。一旦发现异常,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补液方案。
3.营养需求: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可能通过胃管喂养保证营养供给。在计算总液体摄入时,应将营养液中的水分算入全天液体总量,并根据营养师建议进行调整。
4.吞咽功能评估:对于部分患者,可能需通过评估以决定是否可以安全地经口进食和饮水。这项评估有助于降低误吸风险。
5.医疗团队协作:液体管理必须由多学科医疗团队共同决策,包括医生、护士和营养师等,以确保水、电解质平衡和满足机体代谢需求。
在治疗过程中,通过科学的液体管理可有效帮助患者恢复,但需要持续的临床评估和个性化调整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