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饮食的营养成分:如果摄入的食物中缺乏足够的蛋白质、健康脂肪和纤维素,就可能导致较快地感到饥饿。这些营养成分可以增加饱腹感,并使胃排空速度减缓。例如,一餐中蛋白质只占总热量的10%,容易导致进食后不久再次感到饥饿。
2.血糖水平波动:高糖分或精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会导致血糖快速升高,随后又迅速下降,从而引发饥饿感。研究表明,高升糖指数的食物能让血糖在用餐后2小时内显著下降,使人产生饥饿感。
3.进食习惯:进食速度过快可能导致身体没有足够时间释放抑制食欲的激素,令人觉得没吃饱。通常,进食需要至少20分钟,以便大脑接收到饱足信号。
4.生活方式因素:压力、睡眠不足等因素也可影响激素如胰岛素和瘦素的分泌,干扰食欲调节机制。研究显示,睡眠不足会导致瘦素水平降低,增加对高热量食物的渴望。
5.生理需求:运动量增加或代谢率较高的人群,能量消耗更快,需要更频繁地补充能量以满足身体需求。
改善这种情况的关键在于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蛋白质、纤维以及健康脂肪的摄入,同时尽量减少高糖分及精制碳水化合物的比例。有规律的作息和良好的心理状态也对保持稳定的食欲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