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药物的中枢神经兴奋作用
艾司西酞普兰属于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类抗抑郁药,通过增加大脑中5-羟色胺水平来调节情绪。5-羟色胺也参与调控自主神经系统,包括控制心率。药物促进5-羟色胺活性后,可能引起交感神经短暂兴奋,从而导致心悸、心率加快。
2.初期用药的不良适应反应
在服用艾司西酞普兰的初始阶段,部分人可能会出现一过性的生理反应,如焦虑感增强、睡眠紊乱或心悸。这些反应通常在数天至数周内逐渐缓解,但若症状持续时间较长需咨询医生。
3.个体差异对药物的敏感性
不同个体对药物代谢能力不同,尤其是肝功能相对较弱或遗传代谢途径异常者,可能使药物浓度升高,更容易产生不良反应。对于此类患者,应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剂量或更换药物。
4.潜在的基础疾病或合并用药
如果存在基础心脏病如心律失常、冠心病等,或者同时使用其他可能影响心脏功能的药物(如β受体激动剂、解痉药物),可能叠加作用诱发或加重心悸症状。在服药前应评估既往病史及用药情况。
5.剂量过高或调整过快
起始剂量过高或剂量递增速度过快,会导致身体对药物的不耐受反应,引发心悸等不适。而逐步增加剂量有助于减少这类副作用的发生。
如果服用艾司西酞普兰后出现心悸,需要及时联系临床医生进行评估,明确是否需要调整剂量、更换药物或进一步检查。同时,注意监测心率变化,避免饮用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品,以减轻症状。如果心悸伴随胸痛、头晕或呼吸困难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