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药物治疗
抗精神病药物是精神分裂症的主要治疗方式。患者通常需要长期服用药物以维持病情稳定。
一代抗精神病药物:如氯丙嗪、氟哌啶醇,主要针对阳性症状,如幻觉、妄想,但可能带来较多的运动副作用。
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如奥氮平、利培酮、阿立哌唑,相较于一代药物,副作用相对减少,对认知和阴性症状具有一定改善效果。
2.心理治疗
心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管理情绪、改善认知功能并适应社会生活。
认知行为疗法:可用于帮助患者识别并调整不合理的思维模式。
家庭治疗:通过提高家属对疾病的理解,减少家庭冲突,为患者营造支持性的环境。
社会技能训练:帮助提升患者人际交往能力,例如如何与他人沟通或处理压力情境。
3.社会支持和康复
环境和社会支持对于患者恢复正常生活至关重要。
职业康复:为患者提供工作培训和就业机会,使他们能够重新融入社会。
社区支持:社区服务机构可以为患者提供心理咨询、社交活动以及定期随访。
防止复发:包括规划日常作息、避免压力过大、按时复诊等。研究显示,坚持治疗的患者复发率显著降低,通常为25%-30%,而未接受系统治疗者复发率高达70%以上。
4.健康习惯的建立
良好的生活方式有助于促进病情恢复和整体健康。
均衡饮食: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规律运动:中等强度的运动,如步行、瑜伽,有助于减轻焦虑和抑郁。
戒烟限酒:尼古丁和酒精可能加重精神疾病或干扰药物效果。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疾病,治疗过程中需要耐心和持续的努力。家人和朋友应给予患者情感支持,并协助其遵循治疗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