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敏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外科
1.病变性质:
直肠息肉:是一种良性肿瘤,可以是单个或多个,多发于直肠和结肠黏膜。长时间不处理可能有癌变风险。
痔疮:是由于肛门和直肠下部静脉丛扩张引起的,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不属于肿瘤范畴。
2.发病部位:
直肠息肉:通常发生在直肠及结肠的黏膜表面,可能无法通过外部检查直接观察到。
痔疮:主要出现在肛门周围,外痔可以直接看到或触摸到,内痔则需要借助手段进行检查。
3.症状表现:
直肠息肉:常无明显早期症状,可能在大便时带血或出现大便习惯改变。较大的息肉可能引起腹痛或排便困难。
痔疮:典型症状包括便血、疼痛、瘙痒,以及肛门肿物脱出等,尤其是在排便过程中症状加重。
4.诊断手段:
直肠息肉:需通过结肠镜、乙状结肠镜等影像学检查确认。
痔疮:可通过肛门视诊、指检、肛门镜等方式进行初步诊断。
5.治疗方法:
直肠息肉:多采用内镜下切除,如果存在癌变风险或其他严重情况,则可能需要手术干预。
痔疮:保守治疗包括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严重时可考虑微创手术或传统手术切除。
了解直肠息肉与痔疮的不同,有助于及时就医和接受正确的治疗。对于持续出血或肿物等症状,应咨询专业医生以获得准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