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详细问诊和病史采集
精神科医生会进行全面的问诊,包括个人病史、家族病史、生活环境及应激事件等。这是诊断的基础,能帮助医生了解症状起因、持续时间及影响程度。
2.心理测评与量表评估
常用心理测评工具如贝克抑郁量表、广泛性焦虑评分量表等,用于评估具体症状类型和严重程度。这些量化的结果有助于精准判断是否符合某种精神疾病的诊断标准。
3.体格检查
进行心率、血压、呼吸频率等基本生命体征的检测,以及对体重和营养状况的评估,以排查潜在身体疾病相关因素。
4.实验室检查
血液检查可能包括血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等,这些指标可帮助排除代谢性疾病或内分泌紊乱引发的精神症状。部分患者可能需要检查维生素B12水平或叶酸水平。
5.影像学检查
对于排除器质性脑病变(如脑瘤、脑梗塞等),可能需要头颅CT或核磁共振检查。如果怀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或炎症,有时也需进一步检查。
6.脑电图或神经电生理检查
若存在癫痫风险或其他神经系统异常,比如意识障碍或幻觉,可能需要进行脑电图检查。
7.毒物筛查
对于有药物滥用或毒物暴露风险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尿液或血液中的毒物筛查。
8.基因检测和个性化评估
在某些复杂精神疾病的诊断中,基因检测和家系分析也可能被应用,用来评估遗传易感性。
根据临床需求,上述检查可能会有所取舍,并非每位患者都需要完成全部项目。尽早就医、如实描述症状,能够帮助医生更快制定诊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