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心血管系统问题:长期压力可使交感神经持续兴奋,导致心率加快和血压升高,这可能增加冠心病、中风以及其他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压力还会促进体内炎症反应,从而加剧动脉硬化的进程。
2.免疫系统受损:压力激素(如皮质醇)如果长期过度分泌,会抑制免疫细胞的功能,使机体更容易受到感染,同时降低抵抗肿瘤细胞的能力。
3.消化系统紊乱:长期压力可能导致胃酸分泌异常,增加胃溃疡的发生率,还可能引发胃肠道蠕动障碍,表现为腹泻或便秘等问题。
4.代谢紊乱和肥胖:慢性压力可能通过改变饮食行为(如暴饮暴食)以及刺激脂肪在腰腹部堆积,引发肥胖。同时,压力还会影响血糖水平,可能导致胰岛素抵抗,是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5.认知和记忆功能下降:研究表明,长期压力对大脑的海马体区域(负责记忆与学习)有显著影响,可能导致短期记忆能力下降,甚至与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有关。
6.心理健康问题:压力可显著增加焦虑症和抑郁症的患病风险。长期处于高压环境下,还可能诱发睡眠障碍,如入睡困难或早醒。
7.生殖系统影响:压力可能干扰激素分泌,导致女性月经周期不规律,甚至排卵功能抑制;男性则可能出现睾酮水平下降及性功能障碍。
8.肌肉骨骼系统问题:长时间的紧张状态可能导致肌肉僵硬,引发头痛、肩颈疼痛等问题,甚至恶化已有的骨关节疾病。
缓解压力的方法包括适当运动、保持规律作息、寻求社交支持,以及必要时接受专业心理咨询或治疗。长期忽视高压力的状态可能导致不可逆的健康损害,应当引起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