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睡眠相关问题
睡眠不足:成年人通常需要每天7-9小时的睡眠。如果长期睡眠时间不足,容易导致白天犯困和精神不振。
睡眠质量差: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失眠等情况可能影响深度睡眠,使人即使睡够时间也感到疲劳。
2.营养摄入不足
缺乏铁:缺铁性贫血会降低红细胞携氧能力,引发疲劳和无力。女性因月经等原因更容易出现此问题。
缺乏维生素B族:维生素B12、叶酸等不足可能引起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表现为疲惫、注意力不集中等。
低血糖:进食不规律或长时间未进食可能导致血糖过低,引发倦怠和头晕。
3.甲状腺功能异常
甲减(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减慢全身代谢,导致乏力、嗜睡、记忆力下降等症状。
4.心理因素
压力过大:长期处于高压状态可能造成体内激素紊乱,引发持续的疲劳感。
抑郁或焦虑:这些情绪障碍可能表现为兴趣降低、精力不足和日间嗜睡。
5.慢性疾病或其他身体问题
慢性疲劳综合征:这是一种以持续性的极端疲劳为主要特征的疾病,休息无法缓解,且伴随记忆力减退或肌肉酸痛。
感染或炎症:如病毒性感冒、细菌感染等,可能引发暂时性的困倦和乏力。
心脏或肾脏功能问题:器官功能受损可能导致氧气或营养物质供应不足,产生疲劳感。
疲劳的原因复杂,可以由单一因素或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起。如症状持续明显加重或伴随其他异常,应及时就诊,通过详细检查明确具体原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