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普遍性:研究显示,大约50%的儿童和5%的成人会在某些时候说梦话。这种现象与浅睡眠阶段(如快速眼动睡眠)有关,是大脑未完全抑制语言功能的表现。
2.诱因:压力、焦虑、疲劳、不规律作息等均可能增加说梦话的频率。另外,饮酒、过量咖啡因摄入以及某些药物使用也可能刺激这种现象。
3.类型:说梦话内容可以是简单的单词、短语,也可能是难以理解的喃喃自语。少数情况下,还可能涉及情绪化的喊叫或尖叫。
4.病理情况:如果说梦话伴随夜惊、梦游、咬牙或频繁从梦中惊醒,可能与睡眠障碍(如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或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相关。某些神经系统疾病如帕金森病可能也会出现类似表现。
5.诊断和观察:临床上,一般通过家人反馈、睡眠日志或多导睡眠监测来记录患者睡眠行为。如果怀疑存在睡眠障碍,需要专业医生进一步评估。
6.应对策略: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长期焦虑和压力,减少刺激性饮品摄入,有助于减少说梦话频率。如果说梦话严重影响周围人休息或疑似合并其他睡眠障碍,应及时就诊。
言语行为偶尔在睡眠中发生属于正常现象,但不应忽视与其他健康问题的潜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