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规律作息和日常活动
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例如每天保证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同时,适量参加散步、太极拳、园艺等身体活动,有助于改善身体健康和情绪状态。研究显示,中等强度锻炼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可显著降低抑郁风险。
2.均衡饮食与营养支持
饮食结构对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老年人应多食用富含维生素B、D及ω-3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全谷类、绿色蔬菜和坚果。调查表明,缺乏这些营养素可能加剧抑郁症状。应减少精制糖和饱和脂肪摄入,这些成分过量会影响大脑功能。
3.增强社会互动
孤独和社会隔离是老年抑郁症的重要诱因。建议参与社区活动、兴趣小组或公益志愿者服务,鼓励与家人和朋友保持沟通。频繁的社会互动可有效减少心理压力,提高幸福感。
4.培养正念思维与心理调节
正念训练、冥想或瑜伽有助于集中注意力,减少负性思维的影响。研究发现,每天20分钟的正念练习可以显著缓解焦虑和抑郁状态。尝试记录感恩日记或每日三件开心的事情,可帮助增加积极情绪体验。
5.避免不良习惯
烟草和酒精的不良使用可能加重抑郁症状,需尽量避免。限制长期服用易成瘾或引起情绪波动的药物,同时保持定期体检,以及时发现与调节可能影响情绪的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异常或贫血。
6.设立合理目标与寻求意义
设立一些能够轻松达到的小目标,有助于增加成就感,恢复信心。例如整理房间、完成一顿简单的晚餐等。对于老年群体,寻找生活的新意义,如参与孙辈的教育或学习新技能,也能提升自我价值感。
如发现情绪持续低落、兴趣丧失超过两周,并伴随明显的睡眠障碍或体重变化,应尽快寻求心理医生或精神科医生评估。这种情况若仅依赖自我调整,可能无法阻止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