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药物类型:常用的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和钙通道阻滞剂,这些药物可以帮助减缓心率和稳定心律。抗心律失常药物如胺碘酮或索他洛尔也可能被使用,特别是在其他药物无效时。
2.作用机制:β受体阻滞剂通过抑制交感神经活动来降低心脏的过度反应性,而钙通道阻滞剂通过影响钙离子流入心肌细胞来调节心脏的电活动。抗心律失常药物直接作用于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从而减少异常心律。
3.疗效:药物治疗的效果因人而异。有些患者可能会因为药物的副作用或效果不佳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4.副作用与监测:服用这些药物时可能出现一些副作用,如疲劳、头晕或低血压等。需定期进行心电图或其他心脏功能检查以监测药物效果和安全性。
对于频发的室性早搏,一般建议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评估和治疗。药物治疗虽然可以减少症状,但不能替代规范的心脏健康管理和生活方式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