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煜副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眼科
1.近视的病理机制: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近视属于轴性近视,即眼球前后径(眼轴)拉长,这是不可逆的解剖改变。少部分人可能存在因睫状肌调节异常引起的假性近视,但这类情况多见于学生群体,通过休息、调整用眼习惯可以改善,而与睫状肌功能无关的真性近视无法通过矫正睫状肌得以恢复。
2.睫状肌的作用:睫状肌负责控制晶状体的调节能力,使眼睛能够看清不同距离的物体。若长期近距离用眼会导致睫状肌过度紧张,从而可能诱发假性近视。但这种状态主要需缓解视疲劳,并不等同于治疗真性近视。
3.治疗近视的方法:目前针对真性近视的有效矫正方式包括佩戴框架眼镜、隐形眼镜、角膜塑形镜以及接受激光手术等。这些方法均不能缩短眼轴,只能通过光学手段调整屈光状态以改善视力。
4.睫状肌训练的效果:一些训练方式,如远近交替注视及放松练习,可以缓解视觉疲劳,帮助控制假性近视的发展。这些训练无法改变眼轴长度,因此不会使真性近视得到实质性恢复。
任何矫正或治疗措施都应以规范科学为基础,避免被夸大的宣传误导,保护眼健康最重要的是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并定期检查视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