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迟斌主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科
1.压力和焦虑:心理压力和焦虑会影响消化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虽然生理上感到饥饿,但却没有进食的欲望。当人在压力下时,身体会分泌皮质醇,这会抑制消化酶的分泌,导致食欲下降。
2.生病或服药:某些疾病,如胃肠道疾病、甲状腺问题或慢性炎症,会影响人的食欲。某些药物也可能副作用是食欲不振。例如,一些抗生素和化疗药物会影响味觉并降低食欲。
3.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不规律的饮食习惯、过度饮酒或摄入高糖、高脂饮食等都会扰乱体内的自然饥饿信号。有时候,不健康的饮食模式可能让人失去对健康食物的兴趣,导致即便感到空腹也不想进食。
4.睡眠不足:睡眠质量差会干扰荷尔蒙平衡,特别是影响调节饥饿感的激素,如瘦素和饥饿素。这两者的失衡可能会导致饥饿感与实际食欲脱节。
5.情绪因素和抑郁:情绪低落和抑郁症状通常伴随食欲的变化。有时,人们在感到情绪低落时,会失去对食物的兴趣,即使生理上需要进食。
了解这些潜在原因有助于识别自身情况并寻求适当的调整或治疗。如果这种情况持续或影响日常生活,建议咨询专业医疗人员进行评估和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