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诊断标准:
1.重复发生大便失禁:一个月内至少两次以上不自主排便。
2.病史调查:包括病人详细的病史记录、日常生活影响以及是否存在其他相关症状,如腹泻或便秘。
3.体格检查:结合直肠指检评估肛门括约肌力量和直肠感觉功能。
4.专门检查:
肛管测压:测量肛管压力,以确定肛门括约肌的功能状态。
直肠镜检查:用于排除结构性异常,如息肉或肿瘤。
超声波检查:评估盆底肌肉和支撑结构。
治疗流程:
1.行为疗法:
排便训练:建立规律的排便习惯,每天固定时间去厕所。
饮食调整: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减少刺激性食物的摄入。
2.药物治疗:
止泻药:如洛哌丁胺,可缓解因腹泻引起的大便失禁。
泻药:如乳果糖,对于便秘引起的失禁可使用泻药调节排便。
3.物理治疗:
肛门括约肌锻炼:通过特定的运动加强括约肌力量。
生物反馈治疗:借助仪器帮助患者感知和控制肛门括约肌。
4.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病例,可能需要手术修复受损的肛门括约肌或进行人工肛门手术。
大便失禁的诊断和治疗需要综合考虑个人情况,由专业医生制定个性化方案。治疗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医嘱执行,并定期复查以评估效果和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