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发病原因与危险因素:
萎缩性胃炎是由长期慢性胃炎发展而来,常见的原因包括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自身免疫反应。
约80%的萎缩性胃炎患者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这种细菌会导致胃黏膜慢性炎症和损伤。
自身免疫性萎缩性胃炎则涉及体内免疫系统攻击胃壁细胞,影响胃酸分泌和维生素B12吸收。
2.治疗方法与效果:
针对幽门螺杆菌的抗生素疗法可以显著改善症状,根治率在70%至90%之间。
使用抑酸药物如质子泵抑制剂,可以减少胃酸分泌,缓解症状并促进胃黏膜愈合。
对于自身免疫性萎缩性胃炎,需定期注射维生素B12以防止贫血和神经系统损害。
改善饮食习惯,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饮品,戒烟限酒,有助于症状缓解。
3.长期管理与监测:
定期进行胃镜检查能够监控病情进展,及时发现可能的癌前病变或并发症。
研究显示,萎缩性胃炎患者发生胃癌的风险高出正常人群4至6倍,因此早期发现和干预至关重要。
尽管萎缩性胃炎难以自愈,但通过规范治疗和良好生活习惯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风险。长期管理和定期随访是保障健康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