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免疫组化的基本原理:
免疫组化是利用抗原-抗体反应,通过染色技术在组织切片上检测特定蛋白质的表达,以帮助识别和分类细胞类型。
2.常见应用场景:
肿瘤鉴别诊断:利用免疫组化可以鉴别良性与恶性肿瘤,确定肿瘤的分子类型。
未知来源的转移癌:通过免疫组化标记,可以追踪癌症的原发部位。
特殊类型炎症和感染:可用于区分一些特殊类型的炎症和感染,如结核杆菌、真菌等。
3.何时不需要免疫组化:
常规病理诊断:对于一些常见且典型的病变,通常通过常规的HE染色(苏木精-伊红染色)就可以明确诊断。
非肿瘤性病变:许多非肿瘤性病变如急性炎症、普通感染、简单的良性增生等,不需要进行免疫组化检测。
4.免疫组化的局限性:
时间和成本:免疫组化较为昂贵且耗时,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是否使用。
技术要求高:需要专业人员操作和解释结果,存在一定的误差可能。
免疫组化技术在病理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并非所有病例都需要应用。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和初步诊断结果来决定是否需要进行免疫组化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