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近视是否会引发视网膜脱离

2025-07-29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病情分析:高度近视确实可能增加视网膜脱离的风险。视网膜脱离是一种严重的眼科疾病,它指的是视网膜从眼球后部剥离或撕裂。以下是高度近视与视网膜脱离之间关系的详细解释:

1.眼轴长度增加:高度近视通常是由于眼球前后径,即眼轴的增长造成的。眼轴每增加1毫米,屈光度就会增加约3个屈光度。而眼球变长使得视网膜被牵引、拉伸,导致其更易出现撕裂。

2.玻璃体液化和变性:在高度近视的人群中,玻璃体发生液化和结构性的改变更为常见。这种液化会导致玻璃体后脱离,从而对视网膜施加牵拉力,增加视网膜撕裂或脱离的风险。

3.视网膜变性:高度近视患者的视网膜周边部位更容易发生变性,例如格子样变性。这些变性区域是视网膜变薄和弱化的地方,更容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视网膜裂孔。

4.发生率高:研究表明,高度近视者患视网膜脱离的几率比非近视者高出6至8倍。应特别关注视觉变化,及时进行眼科检查。

5.预防和处理:高度近视患者要定期进行眼底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可能的病变。一旦出现闪光感、飞蚊症突然增多或视野缺损等症状,应立即就医,以便及时治疗。

定期眼科检查和谨慎的日常行为能有效降低视网膜脱离的风险。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并注意任何异常视觉信号对于保护视力至关重要。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