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敏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外科
1.饮食调整:
增加热量摄入:每日摄入的热量应适当增加,以弥补因吸收不良而损失的能量,建议根据个体情况在普通饮食基础上每日增加200-500千卡。
高蛋白质饮食:摄取足够的优质蛋白质,如鱼类、鸡肉、豆腐和蛋制品,以帮助修复和维持身体组织。
低脂肪饮食:减少油腻和高脂肪食物摄入,因为这些食物可能会加重肠道负担。
高纤维饮食:如果耐受,可逐渐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有助于改善肠道健康。但在急性发作期,应避免高纤维食物。
2.药物管理:
使用益生菌:益生菌可以帮助恢复肠道菌群平衡,促进营养吸收。
消炎药物:遵医嘱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和其他相关药物,以控制炎症反应。
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必要时可补充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尤其是B族维生素、铁、钙和镁。
3.生活方式改变:
保持规律作息:确保充足的睡眠,有助于机体恢复。
避免精神压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通过瑜伽、冥想等方式减少压力对肠道的影响。
适度锻炼:适量的有氧运动有助于增强体质,但需避免过度疲劳。
通过综合措施,慢性肠炎患者可以有效应对持续消瘦的问题,改善生活质量。在实施过程中应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整,以获得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