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春平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1.身高较高的人在从坐姿或卧姿到站立位置时,血液需要克服更大的重力才能有效供应到大脑。这种变化可能导致一时性的脑灌注不足,从而引发体位性低血压。
2.体位性低血压是指在体位变动时,如从坐卧到站立,血压显著下降并伴随头晕、昏厥等症状。较高身材使得心脏需要泵送更多的血液来达到头部,这可能导致体内血压调节不够迅速或充分。
3.一项研究指出,身高每增加10厘米,发生体位性低血压的风险可能会增加约20%。这种倾向在年轻人中尤为明显,而随着年龄增长,其他因素如血管弹性下降也可能加剧体位性低血压。
关注个人身体状况以及及时调整生活方式可以帮助减轻体位性低血压的影响。在发生相关症状时,注意从坐卧到站立的动作要缓慢,并确保适当的水分摄入以改善血液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