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艾灸的作用原理:艾灸通过热力刺激特定穴位或部位,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疲劳和调节身体机能。对于晶体手术后的患者,适当的艾灸可能有助于促进恢复。
2.施灸部位的选择:建议在眼周进行艾灸时避开直接灼热刺激手术区域,可选择类似攒竹、承泣等与眼睛相关但较为安全的穴位。全身性调理的穴位(如足三里、合谷)也可用于辅助改善整体健康状态。
3.温度和距离控制:施灸时要格外注意温度和距离,防止过高的热量伤害眼部组织。一般保持艾条距离皮肤2-3厘米,并随时感知温度是否适宜。
4.时间限制:单次艾灸时间应控制在10-15分钟左右,以免长时间热刺激引起不适或不良反应。具体可以根据个体耐受情况调整。
5.手术恢复情况评估:如果手术后仍存在明显的不适症状或尚未完全恢复,应优先咨询医生是否适合进行艾灸疗法,避免因操作不当影响恢复进程。
艾灸作为一种辅助疗法,在操作得当的情况下可以带来一定益处,但需规避高温直达眼部等风险因素。如果有任何不适或顾虑,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疗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