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萍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科
1.寒邪犯胃
症状:胃部冷痛、喜温喜按、恶心呕吐、腹胀、四肢发冷、大便稀溏。
治疗方法:温胃散寒、止痛止呕。
常用中药:吴茱萸、生姜、桂枝、高良姜、小茴香、半夏等。可选用吴茱萸汤或理中丸加减。
2.湿热蕴胃
症状:胃脘灼痛、胃胀、反酸、口苦口干、恶心欲吐、大便黏滞或臭秽。
治疗方法:清热化湿、和胃止痛。
常用中药:黄连、黄芩、栀子、厚朴、苍术、藿香、竹茹等。可选用左金丸或柴胡疏肝散加减。
3.肝气犯胃
症状:胃胀痛伴有胸胁胀闷、不思饮食、嗳气频作、情志抑郁时症状加重。
治疗方法:疏肝解郁、和胃降逆。
常用中药:柴胡、枳壳、香附、木香、佛手、陈皮等。可用柴胡疏肝散或旋覆代赭汤。
4.饮食积滞
症状:胃脘部胀满疼痛、食后加重、嗳腐吞酸、恶心、口气较重、大便不畅或排出腐臭物质。
治疗方法:消食化积、和胃止痛。
常用中药:山楂、神曲、麦芽、莱菔子、鸡内金、槟榔等。可选用保和丸或枳实导滞丸加减。
5.胃阴不足
症状:胃脘隐痛、烧灼感、干呕、口渴喜凉饮、大便干结。
治疗方法:养阴润燥、和胃止痛。
常用中药:沙参、麦冬、石斛、生地、玉竹、白芍等。可参考益胃汤或沙参麦冬汤配伍使用。
6.气虚脾弱
症状:胃脘隐痛、疲倦乏力、食欲不振、腹胀、大便偏软或溏薄。
治疗方法:补气健脾、和胃止痛。
常用中药:党参、黄芪、白术、茯苓、甘草等。可选择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上述治疗需要在中医师指导下,根据个人体质和具体病情调整方剂与剂量。治疗期间需注意饮食调理,避免辛辣、生冷、油腻食物,保持规律的生活习惯和良好的情绪状态,以促进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