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秀秀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内科
1.腔隙性脑梗塞通常由小动脉硬化引起,与大血管栓塞有所不同。其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高血压、糖尿病或其他导致的小动脉病变,而不是血栓形成。溶栓治疗对微小动脉的效果有限,因此并不常用于此类型的脑梗。
2.溶栓治疗存在一定的风险,如出血性并发症,因此适用人群需要经过严格的筛选。对于腔隙性脑梗塞患者,研究表明溶栓治疗的风险可能超过潜在收益。
3.治疗腔隙性脑梗塞通常采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以及控制血压、血糖等危险因素的综合管理策略,以预防进一步的脑损害。
鉴于此,腔隙性脑梗塞的处理更依赖于长期控制疾病诱因和症状管理,而不是急性溶栓治疗。选择治疗方案时需谨慎评估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风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