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生理机制:
尿道长度:男性尿道较长,约20厘米,排尿时尿液需经过较长的通道,容易在排尿结束后仍残留少量尿液。
尿道前列腺部:前列腺周围的肌肉收缩可以挤压尿道,使得尿液排出后续有所延迟。
2.医学原因:
前列腺问题:如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等,可能导致尿道受压或阻塞,影响尿液完全排空。
神经系统问题:神经控制排尿功能障碍,如脊髓损伤、多发性硬化症等,可导致尿后余沥。
膀胱功能问题:膀胱收缩无力或膀胱出口阻塞,导致尿液无法完全排空。
3.常见症状:
排尿后尿滴:排尿结束后尿道口滴出或流出少量尿液。
频繁排尿:由于无法完全排空膀胱,可能导致排尿次数增加。
排尿困难:排尿开始缓慢,尿流弱或中断。
4.预防和管理:
正确排尿姿势:采取适当的排尿姿势,如坐着排尿,可以帮助减少尿液残留。
双重排空技术:排尿后稍等片刻,再进行一次尝试排尿,有助于进一步排空残留尿液。
医疗咨询:若尿后余沥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咨询医生以获得专业指导。
尿后余沥是一个相对常见且通常无害的现象,通过改善排尿习惯和定期体检,可以有效管理和减轻其影响。如果出现持续性或伴随其他症状,建议寻求医疗评估以排除潜在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