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成因:
外感寒湿:外界环境寒湿侵袭,如久居潮湿环境或淋雨受寒。
脾肾阳虚:脾肾功能不足导致阳气亏损,使体内水湿代谢紊乱,积聚成寒湿。
饮食不当:长期食用寒凉、油腻食物使体内生湿,久而久之转化为寒湿。
2.症状:
带下量多:阴道分泌物明显增多,质地稀薄似水,颜色白色或淡黄色。
腹部冷痛:小腹部位常有冷痛感觉,遇寒加重,热敷后缓解。
腰膝酸软:经常感觉腰部和膝关节疲劳、酸软无力,活动后症状更明显。
四肢冰冷:四肢末端常感觉冰冷,尤其在寒冷季节或环境下更为突出。
3.预防和治疗:
避免寒湿环境:保持居住环境干燥,避免长时间待在潮湿地方,注意保暖。
调整饮食:避免食用寒凉、生冷食物,多吃温热性食物如姜汤、红枣等。
适当运动:通过运动增强体质,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驱除体内寒湿。
中药调理:可在专业中医指导下使用温阳利湿的中药,如桂枝、附子等。
针灸按摩:通过针灸和按摩相关穴位,如足三里、关元等,缓解寒湿症状。
寒湿带下是一种容易被忽视但影响生活质量的疾病,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可以显著改善症状,促进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