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生副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呼吸科
1.初始治疗阶段:
通常为2个月的强化治疗期,使用四种一线抗结核药物:异烟肼(H)、利福平(R)、吡嗪酰胺(Z)和乙胺丁醇(E)。
每日服用,确保通过早期强力杀菌控制病情。
2.维持治疗阶段:
通常为4-7个月,根据具体病情选择两种药物:异烟肼(H)和利福平(R)。
采用每日或间歇性疗法,继续巩固治疗效果,防止复发。
3.耐药性管理:
如果出现多重耐药结核(MDR-TB),需使用二线药物如氟喹诺酮类(Levofloxacin)、注射性药物(Kanamycin、Amikacin)等,治疗时间延长至18-24个月。
定期进行药敏试验,调整药物方案。
4.辅助治疗举措:
营养支持:高蛋白、高热量饮食,增强体质。
免疫调节:有时会使用肝素、胸腺素等加强机体免疫反应。
5.监测与随访:
定期复查痰涂片及痰培养,评估治疗效果。
胸部影像学检查,观察肺部病灶变化。
6.公共卫生措施:
隔离传染期患者,预防交叉感染。
接触者筛查,尤其是儿童和免疫功能低下人群。
肺结核是一种需要长期坚持治疗的慢性疾病。按医生指导规律服药、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定期复查,对于康复具有重要意义。抗结核药物的副作用不可忽视,应及时与医疗人员沟通,保证最佳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