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欣欣主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皮肤科
1.药物治疗:
激素类药物:局部外用糖皮质激素可以有效减轻炎症反应,常用于急性期。
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如他克莫司或匹美克莫司,可用于长期控制症状,减少依赖激素带来的副作用。
维生素A衍生物:如阿达帕林、红霉素等,可以改善皮肤代谢,促进修复。
抗生素:若存在继发感染,可使用抗生素如氟喹诺酮类药物进行治疗。
2.物理疗法:
光疗:窄谱中波紫外线光疗(NB-UVB)或准分子激光治疗对部分患者有显著疗效。
电灼治疗:对于早期的皮肤病变可采用电灼法清除异常组织。
3.日常护理:
保湿护肤:使用无刺激性的保湿霜和润肤剂,保持皮肤的湿润,避免干燥引起的加重。
防晒:出门时应做好防晒措施,避免紫外线对皮肤的进一步损伤。
定期随访和监测皮肤状况非常重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有助于控制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