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粘膜下隆起怎样切除

2024-11-09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病情分析:食管粘膜下隆起的切除方法主要包括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这些技术在治疗过程中具有微创性、效果显著等优点。

1.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

适应症:直径大于2厘米的病变。

步骤:在内镜下进行,首先标记病变边界,然后注射生理盐水或其他液体使病变区域隆起,最后使用专用刀具进行剥离。

优势:能够彻底切除较大病变,并且保留完整的组织样本有助于病理诊断。

风险:手术时间较长,潜在并发症如出血、穿孔风险略高。

2.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

适应症:直径小于2厘米的病变。

步骤:在内镜下进行,使用注射法或吸引法使病变区域隆起,然后使用圈套器或切除器切除病变。

优势:操作相对简单,手术时间短,适用于较小病变。

风险:与ESD相比,切除不完全的风险略高,但整体安全性较好。

术后需注意监测并发症,如出血、穿孔及感染等。术后护理包括禁食一段时间,逐渐恢复饮食,定期复查以确保病变完全切除。

选择何种切除方法取决于病变大小、位置及患者具体情况,通过精准评估和操作可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