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怎么做

2024-10-17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胡秀秀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内科

病情分析:核磁共振成像(MRI)是一种利用磁场和射频波来生成身体内部详细图像的医学影像技术。其操作过程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

1.预约与准备:在进行核磁共振扫描之前,患者需要预约并填写相关医疗问卷,以便医护人员了解其健康状况。有些情况,例如体内有金属植入物或对造影剂过敏,需要提前告知医生。

2.改换衣物:为了避免干扰成像过程,通常需要穿着医院提供的无金属服装。需要摘除所有饰品和可能含金属的物品,如手表、耳环、手机等。

3.确定扫描部位:根据需要检查的身体部位,患者会被安排躺在移动式检查床上。为了确保准确定位,技师可能会使用定位线或垫子。

4.使用线圈:为增强特定部位的成像效果,可能需要在检查区域放置专用的成像线圈。这些线圈能够捕捉到更高质量的信号,从而生成更清晰的图像。

5.进入扫描仪:检查床会缓慢移动,将患者送入磁共振扫描仪内腔。整个过程可能会持续30分钟至1小时,视具体检查项目而定。

6.保持静止:为确保图像质量,患者需要尽量保持静止。有时技师可能会通过耳机提供指示,并在必要时要求屏住呼吸数秒。

7.噪音与沟通:扫描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噪音,为此通常会提供耳塞或耳机。患者可以通过设备内的对讲系统与技师保持沟通。

8.图像采集:扫描期间,核磁共振设备会以不同角度和层次进行多次图像采集。所获得的数据将传输至计算机,由专业医师进行分析。

9.扫描结束:完成之后,检查床会自动退出扫描仪,患者可以慢慢起身。在某些情况下,可能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或者等待结果。

核磁共振成像过程中应注意保持静止,遵从技师的指示,摘除所有可能干扰成像的金属物品。这个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对于诊断各种疾病及评估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