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观察伤口特征:
如伤口有红肿、热感,可能存在感染。
如伴随发热、疼痛加剧,需尤其警惕。
2.清洁和消毒:
使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伤口。
用无菌纱布轻轻擦干。
消毒时可用碘伏,但避免酒精,以免刺激伤口。
3.换药频率:
至少每日一至两次更换敷料。
如果流液较多,可适当增加更换次数,保持伤口干燥。
4.使用抗菌药物: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菌药物,如外用抗菌膏。
若伤口严重,可能需要口服或静脉注射抗生素。
5.尽量减少活动:
保持受伤部位稳定,避免过度活动,加重伤口负担。
6.监控愈合进展:
连续几天观察,若无明显好转或症状加重,尽早就医。
及时处理和预防感染可以促进伤口愈合,避免进一步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