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秀秀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内科
1.慢性高血压:长期高血压会导致小动脉受损,增加动脉硬化的风险。这种情况会使得脑内小血管变窄或闭塞,导致脑组织局部缺血,从而形成腔隙性脑梗。数据显示,高血压患者罹患腔隙性脑梗的风险显著增加。
2.动脉粥样硬化:这是动脉壁上沉积脂肪物质、胆固醇等形成硬化斑块的过程。随着时间推移,这些斑块可能导致血管狭窄或阻塞,影响脑内局部供血,最终引发腔隙性脑梗和脑萎缩。有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密切相关。
3.糖尿病:糖尿病易导致血管病变,尤其是微血管病变,使血流量减少,脑组织缺氧。糖尿病患者发生腔隙性脑梗和脑萎缩的风险较常人更高。
4.年龄因素:随着年龄增长,脑血管弹性下降、血管壁增厚及血流速度减慢,这些变化会增加腔隙性脑梗和脑萎缩的发生率。统计显示,老年人群中腔隙性脑梗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年轻人。
5.吸烟和饮酒:吸烟可导致血管收缩和血液黏稠度增加,饮酒则会引发血压升高和血管损伤,均会增加腔隙性脑梗和脑萎缩的风险。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吸烟者和长期饮酒者罹患脑血管疾病的概率显著升高。
腔隙性脑梗和轻微脑萎缩具有多种诱因,常见的有慢性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年龄增长以及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和饮酒。预防这些疾病应注重控制血压、合理饮食、适度运动并戒除不良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