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良元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脑梗:
早期溶栓:在发病4.5小时内,可使用静脉溶栓药物,如阿替普酶,以恢复血流。
机械取栓:对于大血管堵塞患者,可以进行血管内治疗,通过机械取栓装置清除血栓。
二级预防:涉及控制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并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
2.脑出血:
降低颅内压:使用药物如甘露醇、呋塞米减轻脑水肿。
控制血压:保持血压稳定,避免过高或过低。
手术治疗:对于较大或危险部位的出血,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清除血肿。
神经保护:使用神经保护剂以及对症支持治疗。
3.脑血栓:
溶栓治疗:与脑梗类似,使用溶栓药物以恢复血流。
预防复发:长期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和他汀类药物降低复发风险。
改善循环:通过康复训练促进侧支循环建立。
4.蛛网膜下腔出血:
病因处理:通常由脑动脉瘤破裂引起,需通过介入治疗或开颅手术修补动脉瘤。
防治血管痉挛:使用钙通道阻滞剂如尼莫地平减轻血管痉挛风险。
控制颅内压及继发性脑损伤:采用综合措施支持生命体征稳定和减少并发症发生。
早期识别和及时治疗是改善这些疾病预后的关键。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定期体检有助于预防这些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