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继南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骨科
1.过敏反应:常见的诱因包括接触性皮炎,例如对化学物质、植物或昆虫叮咬产生过敏。如果怀疑是过敏,可以使用抗组胺药物缓解瘙痒,并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
2.感染:细菌、真菌或病毒感染可能导致局部肿胀和瘙痒。细菌感染可能需要抗生素治疗,真菌感染则通常用抗真菌药物处理。保持患处清洁、干燥有助于加快康复。
3.炎症:如风湿性疾病或其他系统性疾病引起的炎症也可能导致该症状。此时应咨询专业医生进行全面评估和治疗,通常通过非甾体抗炎药物减轻症状。
4.静脉问题:下肢静脉曲张或淋巴水肿可造成腿部或脚踝肿胀。适度抬高腿部、使用弹力袜以及医学指导下的运动可以改善症状。
5.外伤:轻微扭伤或损伤会引发肿胀和瘙痒,此时应在24-48小时内采取RICE原则:休息、冰敷、压迫和抬高。
如果脚踝持续肿胀和瘙痒,建议寻求医疗帮助,以排除潜在的严重疾病。注意观察症状变化,并按专业医师的建议进行适当的护理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