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急性期(1-2周):在此阶段,症状可能包括局部疼痛和僵硬。通过休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物以及适度热敷或冷敷可以帮助缓解症状。
2.亚急性期(3-6周):随着炎症减轻,疼痛会有所缓解。在这个阶段,物理治疗如按摩、牵引和温热疗法有助于进一步改善症状和促进恢复。
3.慢性期(6周以上):如果症状持续超过6周,可能进入慢性阶段。这时候需要长时间的康复训练,包括伸展运动和肌肉强化锻炼,以防止复发。
个人的恢复速度取决于许多因素,包括病情严重程度、自身体质、治疗措施及其配合情况等。定期复查与遵循医嘱是确保有效恢复的重要步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