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BCR-ABL融合基因机制:BCR-ABL融合基因是由9号染色体的ABL基因和22号染色体的BCR基因之间发生易位形成的。这种染色体异常形成了费城染色体,是CML的典型遗传标志。该融合基因编码了一种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蛋白质,引发不受控制的细胞增殖,导致白血病。
2.检测方法及结果解读:
分子检测主要通过聚合酶链反应、荧光原位杂交等技术来识别BCR-ABL融合基因。
检测结果阳性表示存在费城染色体异常,是确诊CML的重要依据。
定量PCR用于监测治疗效果,通过评估BCR-ABL转录本水平来了解疾病缓解程度。较低的水平通常表明良好的治疗反应。
3.治疗及随访:
CML的常规治疗包括使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如伊马替尼、达沙替尼等,作用机制是抑制BCR-ABL蛋白的激酶活性以阻止白血病细胞的生长。
定期监测BCR-ABL融合基因的表达水平对于评价治疗效果和调整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理解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融合基因结果有助于准确诊断和有效管理病情。及时检测和持续监控是确保治疗成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