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癌粒子植入的含义和方法是什么

2025-09-10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病情分析:食道癌粒子植入是一种用于治疗食道癌的局部放射治疗方法,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植入放射性粒子直接杀灭肿瘤细胞。这种技术利用了放射性同位素的辐射性质在肿瘤部位进行持续的低剂量照射,从而减少对周围健康组织的损害。

1.粒子植入的基本原理是将微小的放射性粒子通过手术或内镜引导精确植入到肿瘤内部。常用的放射性同位素包括碘-125和钯-103,这些同位素能够释放低能量的γ射线或X射线。

2.植入过程一般需要影像学设备协助,以确保粒子准确地置于肿瘤区域。一般采用CT或超声波指导,保证粒子的定位精度,提高治疗效果。

3.这种治疗方法适用于无法进行根治性手术的患者,或作为其他治疗手段的补充。在某些情况下,粒子植入可能与外部放射治疗结合使用,以提高疗效。

4.比起传统放疗,粒子植入具有较少的副作用,因为其辐射剂量集中在肿瘤区域,周围正常组织受到的影响较小。这种方式允许连续、不间断地给肿瘤施加放射性剂量,提高治疗效率。

5.在选择是否进行粒子植入时,需考虑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肿瘤的大小和位置,以及是否存在转移等因素。术后需要监测放射性粒子的活性和位置,以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食道癌粒子植入是一种精准的治疗方法,旨在最大化杀伤肿瘤细胞而最小化对正常组织的损伤。进行治疗前应充分评估个体情况,并在专业医疗团队的指导下实施。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