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细菌性痢疾通常由志贺菌感染引起。病原体侵入结肠黏膜,引发局部免疫反应,导致炎症反应增加。
2.在急性期,可观察到结肠黏膜充血、水肿以及黏液增多,这些表现是机体对抗感染的直接反应。
3.炎症的进展会导致黏膜上皮细胞损伤,产生表浅的溃疡。这些溃疡可能分布在结肠的不同位置,并伴随出血现象。
4.增生的淋巴组织和中性粒细胞浸润也常见于受影响区域,这是身体试图消除感染源的一部分努力。
5.随着炎症的持续,可能出现坏死组织脱落,进一步加重病变。
这些病理变化解释了患者在急性期通常表现出的腹痛、腹泻和黏液血便等症状。早期诊断和适当治疗对于遏制病情发展和防止并发症至关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