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仁宏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良性肿瘤:肠道中的良性肿瘤,如息肉,也可以导致便血。约有10%的人在50岁后会出现腺瘤性息肉,尽管它们有潜力转变为癌症,但大多数情况下是良性的。
2.炎症性肠病: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等炎症性肠病可引起肠道溃疡和出血。这类疾病影响全球约0.3%至0.5%的人口,症状包括腹泻、腹痛和便血。
3.感染:某些肠道感染,如细菌性痢疾或寄生虫感染,也可能导致肠道出血。这些感染常伴随其他症状,如发热和腹痛。
4.痔疮:痔疮是由于直肠和肛门部位的静脉扩张引起的,约有一半的成年人会在一生中经历此问题,是便血的一个常见原因,但通常不会伴随肠道肿瘤。
5.肠癌的可能性:若伴随体重减轻、食欲下降和疲劳等全身症状,且家族中有肠癌史,则需要警惕可能患有肠癌。据统计,肠癌在全球范围内是第三大常见癌症,早期发现和治疗对于预后非常重要。
需关注肠道健康,定期进行筛查,如结肠镜检查,以便及早发现异常。若出现持续的便血或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和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