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病情评估
出现呕吐粪便样物时,首先应考虑肠梗阻的类型和部位。小肠完全性梗阻、大肠梗阻伴细菌过度增殖或近端压力升高等情况下最容易出现这种症状。可通过腹部影像学检查(如X线、CT)确认梗阻的性质和程度,并辅助判断是否有肠管坏死或穿孔。
2.维持生命体征稳定
由于肠梗阻导致液体丢失和电解质紊乱,患者可能处于脱水状态。需要立即建立静脉通路,输注生理盐水或含钾溶液以纠正电解质紊乱,同时必要时给予营养支持。
3.减轻消化道压力
鼻胃管插入是常见的急救措施之一,可帮助减压并减少进一步呕吐。这一操作能够有效缓解腹胀及相关症状,为后续治疗创造条件。
4.明确病因并制定治疗方案
根据具体病因决定下一步处理,例如:
如果是粘连性肠梗阻,可以尝试保守治疗,包括禁食、胃肠减压和持续观察;
如果是机械性梗阻(如肿瘤或结石),往往需要外科手术解除梗阻;
若合并感染或肠管坏死,应联合抗生素治疗,并尽早评估手术指征。
5.术后或恢复期管理
如果患者接受了手术治疗,术后需要密切观察感染、吻合口瘘等并发症。同时逐步恢复饮食,从流质到普通饮食,避免再次诱发梗阻。
呕吐粪便样物提示病情危急,应尽早寻求专业医疗机构进行诊治,延误可能带来不可逆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