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肛周疼痛:痔疮复发时,尤其是在伴有血栓形成或严重炎症的情况下,肛门区域可能会出现明显的肿胀和疼痛。这种疼痛会使人对排便产生恐惧心理,刻意延迟排便以避免疼痛,从而导致便秘的发生。
2.心理因素:反复发作的痔疮容易引发紧张、焦虑等心理问题。情绪上的不安可能进一步干扰正常的排便反射,使排便习惯受到影响。
3.肠道蠕动减弱:由于生活节奏改变、饮食摄入纤维不足、水分补充不足或者缺乏运动,可能导致胃肠道的蠕动功能下降,粪便在肠道中移动缓慢,增加了便秘的风险。
4.局部炎性水肿:痔疮发作期间,肛门局部组织可能出现炎性水肿,导致解剖结构变化,使得间接排便困难。
5.使用某些药物:在治疗痔疮期间,如果使用一些止痛药或者含有镇静作用的外用药物,这些药物可能干扰肠道功能,引起便秘问题。
建议尽量通过饮食调整、增加膳食纤维和水的摄入来改善排便状况,并保持适当运动。如果持续3天以上未能排便且伴有腹痛、恶心等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