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炳国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针灸科
1.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凹陷处。此穴有滋补肾阴、清除虚热的作用。
2.三阴交:位于小腿内侧,足内踝上约三寸处。该穴位能调理脾胃、养血益阴,对阴虚火旺引起的症状有一定的缓解效果。
3.涌泉穴:位于足底前部凹陷处。在此穴进行艾灸有助于清热降火、固本培元。
4.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可帮助调节全身气血,对于由压力或精神因素引起的阴虚火旺症状有辅助效果。
5.关元穴:位于下腹部,脐下三寸。艾灸此穴能够温补下焦、增强肾机能,辅助改善阴阳失衡。
通过在这些穴位上进行艾灸,可以帮助缓解阴虚火旺带来的不适。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同,最好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艾灸过程中需注意避免过度,以免加重体内热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