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手术原理:射频消融术利用特制的针状探头,将其插入肺部结节中心,产生高频电流。局部细胞在电流作用下快速升温,通常达到60-100摄氏度,从而导致蛋白质变性和细胞死亡。
2.适用范围:主要用于直径不超过3厘米的早期肺癌或无法手术的肺转移瘤患者。对于严重基础疾病或拒绝手术的患者,射频消融术提供了一种替代方案。
3.操作过程:一般通过CT引导进行穿刺定位,整个过程需要局部麻醉,患者无需全身麻醉,因此风险较低。治疗时间通常为30分钟至1小时。
4.疗效评估:术后通过影像学检查评估消融效果,通常1个月内复查CT,观察结节缩小或消失情况,同时注意监测并发症如气胸、出血等。
5.并发症及管理:最常见的并发症包括气胸和术后疼痛,发生率分别为20%和10%左右。大多数气胸可自行吸收,仅少数需进一步处理。
射频消融术为肺结节患者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但需根据具体病情进行个体化评估和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