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仁宏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子宫肌瘤的定义: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主要由平滑肌细胞和纤维结缔组织构成。其形成原因尚不完全明确,但与激素水平、遗传因素、肥胖等多种因素相关。
2.症状表现:子宫肌瘤的症状因位置和大小而异,其中之一就是月经异常,包括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有血块等。据统计,约50%至60%的子宫肌瘤患者会出现月经过多的情况。
3.生理机制:子宫肌瘤增加了子宫内膜面积,使得每次月经期间出血量增加。肌瘤可能干扰子宫正常收缩,导致月经出血时间延长。
4.统计数据:研究显示,约20%至40%的育龄女性患有子宫肌瘤,而其中相当一部分女性在35岁以上。随着年龄增长,子宫肌瘤发病率逐渐升高,进而影响月经量。
5.诊断方法:通过超声检查、磁共振成像或盆腔检查可以确认子宫肌瘤的存在及其对月经的影响。影像学检查能够精确定位肌瘤的位置和大小,有助于制定治疗方案。
6.治疗选择:对于子宫肌瘤引起的月经量增多,可以考虑药物治疗如激素调节、非甾体抗炎药、口服避孕药等,严重病例可能需要手术切除肌瘤甚至子宫切除。
观察到月经流量越来越大,应及时就医并进行专业检查,以排除子宫肌瘤或其他潜在健康问题的可能性。及时治疗不仅能缓解症状,还能预防进一步的健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