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酮体产生机制:
正常情况下,身体利用葡萄糖作为主要能量来源。当身体无法获得足够的葡萄糖时,如禁食、剧烈运动或胰岛素不足,身体会分解脂肪产生酮体以供能。
酮体过多可导致酮症酸中毒,尤其在糖尿病患者中,情况更为危险。
2.常见原因:
糖尿病:特别是1型糖尿病,胰岛素不足使葡萄糖不能被充分利用,脂肪代谢增加,酮体大量生成。
饥饿或极低碳水化合物饮食:缺乏足够的碳水化合物摄入时,体内脂肪被分解为酮体。
严重感染或应激状态:这些情况会提高身体对能量的需求,增加脂肪分解和酮体生成。
3.检测与诊断:
尿液分析:尿酮体检测条可以快速检测出尿中的酮体水平。酮体2+表示中度至高度增加,需进一步检查。
血液检测:血酮水平的检测更为精确,可评估是否存在酮症酸中毒。
4.治疗方法:
纠正诱因:如糖尿病患者需调整胰岛素剂量,确保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
补充液体与电解质:通过口服或静脉输液方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稀释体内酮体浓度。
饮食调整:适当增加碳水化合物摄入,避免高脂肪饮食,以减少酮体产生。
定期监测:持续监测血糖和酮体水平,确保治疗效果。
5.注意事项:
若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应立即就医,预防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患者应定期随访,根据医生建议调整用药和饮食。
尿酮体2+显示体内代谢异常,需要及时干预。通过合理的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可以有效降低酮体水平,预防潜在的严重并发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