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定义:
猝死一般发生在症状出现后一小时内,常见诱因包括心律失常和心脏骤停等。
心肌梗死,即心脏病发作,指的是供应心肌的冠状动脉被血栓堵塞,导致部分心肌长时间缺血坏死。
2.症状:
猝死可能突然无任何前兆,迅速导致意识丧失和呼吸停止。
心肌梗死病人常有胸痛(典型表现为胸骨后压榨感)、气短、恶心、冷汗等症状,持续时间超过20分钟。
3.诱因及危险因素:
猝死常受遗传因素、心脏结构异常影响,如肥厚型心肌病、长QT综合征等。
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胆固醇、吸烟、糖尿病、肥胖、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等。
4.后果及紧急处理:
猝死如未能立即抢救,往往致命。心肺复苏和自动体外除颤器的及时使用非常关键。
心肌梗死可导致心脏功能减退甚至心衰,早期接受治疗如溶栓、支架植入或搭桥手术能显著改善预后。
猝死和心肌梗死虽然都对心脏健康构成重大威胁,但二者在病理机制、临床表现及紧急处理方面存在显著区别。预防这些心脏事件需要注意控制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并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