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确认诊断:高血压的定义为多次测量均高于正常范围。为了确认诊断,应在不同时间、不同情况下多次测量血压,以排除偶然因素或情绪波动导致的暂时性升高。
2.了解风险因素:
过度肥胖可以增加高血压风险,关注体重指数是否超标。
饮食中盐分摄入过多亦可能导致血压上升,建议评估每日饮食习惯。
缺乏运动也可能是一个因素,建议每周至少有150分钟的中等强度锻炼。
3.生活方式调整:
减少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5克,选择新鲜食品,避免加工食品。
增加富含钾、镁和钙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全谷物和低脂乳制品。
鼓励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心血管健康。
4.医学检查:
检查肾功能、心脏健康和其他器官系统以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原因。
根据具体情况,医师可能会建议进行血液检测、尿检及超声波等检查。
5.药物治疗:如果非药物措施无效且高血压持续存在,医师可能会考虑药物治疗,但应严格按照专业建议。
6.心理因素:关注心理健康状态,必要时寻求心理支持。
早期干预和明确病因对于控制青春期高血压至关重要。长期的高血压可能对心血管系统造成负担,因此重视生活方式调整与定期随访很重要。
